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技术标准等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较薄弱,工作机制和研究力度不够;老旧场所设施改造滞后问题突出;与物理环境障碍相比,信息无障碍的发展现状与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的需求差距很大。
为此,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王新宪建议:
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强法规权威性、严肃性;在国家层面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老旧设施特别是公共交通等重点领域无障碍建设。突出重点,抓关键环节,相关主管部门要制订计划,加大投入,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政府办事部门、商场、银行等设施,尽快进行无障碍改造,明确改造完成时限。进一步制定落实相关无障碍政策、标准,加快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改造,发展无障碍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客运船舶,完善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
补齐信息交流无障碍短板。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网站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
开设无障碍专业课程。建议在相关高等院校开设无障碍专业课程,鼓励高等院校建立相关机构,开展无障碍研究,进一步落实特教学校的无障碍设施配置;在注册建筑师考试中强化无障碍要求,加快无障碍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主流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无障碍环境建设良好社会氛围。(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