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 主页 > 公司新闻 > 媒体报道 >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手实现房地产供给侧改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手实现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新突破......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手实现房地产供给侧改

发布时间:2016-12-19 热度:

  面对新常态,经济强省江苏正在以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力争实现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突破。
  借力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与房地产业紧密结合?如何实施?是转型期的从业者面临的新课题。
  尽管江苏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早已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省的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市县至今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据介绍,当地已将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和中德低碳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到2023年底,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装配化率均达到50%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均达到6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装修率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比例达到20%以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时表示,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撑体系已逐步建立,近50个省市出台了专项指导意见,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预计2016年全国装配式建筑的面积可望达到6000万平方米。“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整治施工环境、增加建筑安全,而且能够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寿命,满足百姓居住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
  适老住区建设成试点
  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648.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36%,比全国高出5个百分点。为此,《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发〔2016〕35号)提出,按照“居住宜老、设施为老、活动便老、服务助老、和谐敬老”的要求,大力推进适宜养老住区建设试点示范。
  鉴于此,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杜学伦认为,“加快适老住区建设,有利于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
  “现有的住区养老‘硬件’和‘软件’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居家养老的需求。”杜学伦表示,如何应对居家养老需求,将是“十三五”期间摆在江苏省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对新时期开展住区开发建设和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提出的严峻挑战。
  杜学伦强调,“从2016年起,江苏省将用3~5年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建成一批示范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适老住区,建立软硬件并举、合理高效的适老住区建设联动推进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适老住区建设标准体系。这也是积极顺应养老服务需求新变化,针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实施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施策的重要举措。”
  “江苏省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从事适老住区开发建设,可以采取在住区中嵌入配置一定比例的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房或独立设置老年公寓等多种形式,重点要在规划布点、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以及住宅功能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生活等特点,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同时,要求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与住宅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杜学伦认为,“还要进一步加强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规划工作,合理确定改造住区规模、技术、时序和进度等要求,科学引导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改造要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和住区功能为重点,突出环境建设和养老服务设施配置。”
  “从省级层面发文要求推进适老住区建设,是江苏在全国的首创,因此,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杜学伦最后说。(来源:中国建设报)
 
 
       


相关阅读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

    江苏以建筑业现代化为抓手实现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