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市住建委消息,陕西省公租房中,将出现一种更适合青年人、租金更便宜、更精致的小户型。陕西省市也是全国第一份公租房建设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已经发布,并从本月起正式实施。
在这份标准中,放开了“最小不得低于22平方米”的面积限制,从而提供更多的户型选择。相关负责人透露,相比普通商品住宅,公租房面积虽然不大,但未来将建得更加精致,诸如油烟分离的一些新技术甚至是商品住宅都少见的新亮点将强制在本市公租房中推广。
在以往公租房遵从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国标中,规定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对区别于普通商品住宅的公租房而言,这一道门槛则有诸多掣肘。
“即使是一些上班族自己合租的单间,面积也往往只有十几平方米。”参与陕西省市地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起草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本市曾推出过卧室与客厅合二为一的“零居室”,面积也未能突破22平方米。但实际上,一些单身者或者小两口对小户型公租房更青睐。22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经过集约化设计处理,其实也能满足这部分租户的需要。
在这份新标准中,打破了22平方米的最小面积限制,允许15至22平方米小户型的出现。
小户型公租房,对于租户来说首要的好处是租金更便宜了。以常营汇鸿项目43元/平方米的月租金为例,如果面积从22平方米减到15平方米,那么月租金可以减少301元。
而如果在全市范围内算一笔大账的话,最小面积限制的降低也就能让同一片土地上建设更多符合标准的公租房,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地段的项目,土地利用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推出小户型公租房,并不意味着以前的户型不再建设。“对于租户来说,能够挑选的户型选项也就更多了。”市住建委这位负责人说。
15至22平方米小户型的诞生,也为未来公租房的户型格局带来新变化。未来公租房建设也可根据采光等要求,分出15至22平方米纯小户型、22平方米以上户型、上述两类户型混合组合的三类住栋格局,可避免用地浪费。同时,也会有部分纯北向公租房。(来源: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