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陕西省举行,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事实上,“长效机制”这一概念早已提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早在2013年即召开过一场名为“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议”的课题报告评估会,请来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社科院、清华大学及中房协等多位专家群策群力,但由于难度颇大,最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出台时间。时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的朱中一说:“长效机制没有五年时间难以出台,并应当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在此后的2020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提出,“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由于“长效机制”说法由来已久,但落到实际上似乎一次次“打水漂”,历来的调控政策多是围绕“限贷、限购、控制地产商资金来源”等短期调控措施,有不少分析担忧“长效机制”要落空。此次,中央首次明确房地产长效机制五大手段给市场吃了一个定心丸,预计未来相关配套政策也将推出。
尤为重要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中国楼市发展的方向,这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要亮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定调,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往对于同时具备消费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的房地产,并没有过政策上的明确定位。这次把“用来住”的属性特别强调出来,意味着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必然还会向继续打击投机、防止热炒的方向推进。
实际上,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十余年,早在前两年即已出现整体性过剩,三四线城市则还有大量库存。本轮热点城市房价上涨,除了部分供需因素外,大城市房地产超越居住属性、金融资本化乃重要原因。同时,大城市房价的非理性上涨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如此,减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依赖度,就十分必要与迫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失去价值,相反房地产在不远的将来依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贡献力量。这从房地产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占比亦可见一斑,以美国为例,房地产行业为GDP增长第一贡献大户,占比为11%。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房地产对中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贡献了8%,如果算上整条产业链的拉动能力,据中银国际分析师测算,前三季度房地产产业链占GDP比重可能高达20%。
基于此,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在对2017年经济工作进行研究时,便提出了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议。而从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看,以限购、限贷甚至限价为主,更多是针对楼市短期需求的调控,虽然暂时遏制住了房价上涨势头,但由于并未改变市场根本供求关系,一旦退出,房价可能很快出现报复性反弹。因此,货币、财税和土地政策理应适时出台,确保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所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重大意义所在,就是要找好改革支点,就是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是要把握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引领中国经济新方位,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新支撑、新保障、新动力。而针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楼市发展方向,释放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的积极信号,对于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