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代理资质 转载自:DR设计与研究 作 者:任浩 感 谢:《DR设计与研究》授权转发 正在端详模型的诺兰 你可能已经看了《星际穿越》,或者正打算看,或者正在去看它的路上?而吸引......
立即咨询来源:未知 作者:小苹果 发布时间:2019-12-26 热度:
招标代理资质
转载自:DR设计与研究
作 者:任浩
感 谢:《DR设计与研究》授权转发
正在端详模型的诺兰
你可能已经看了《星际穿越》,或者正打算看,或者正在去看它的路上?而吸引你的,十有八九应该不是安妮·海瑟薇或是其他明星,而是你心目中真正的明星或者说大神——克里斯托夫·诺兰。
大部分建筑师都喜欢诺兰,这不是偶然,热衷胶片,热衷实物搭景而非建模,热衷复杂的充满层次的故事和空间,诺兰的很多地方都让建筑师觉得很亲切,甚至他在另一部作品里赋予主角的工作——《盗梦空间》中的“造梦师”,其实英文原文就是Architect。在看“星际”之余,我们无妨借“盗梦”回忆一下诺兰的建筑师情节。
真实地造梦 THE REAL ARCHITECT
英文版的“architect”,和中文版的“造梦师”,很能说明建筑师在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和影响力。比起现实世界中需要面对的复杂建造问题,甲方、施工队、规划局和漫长的工期,随自己的意思搭个模型,就能自动生成一个空间随意变化的城市,这简直是建筑师的终极梦想……然而无奈的是,再梦幻的电影也需要用现实的拍摄来实现。在这个用电脑画电影的年代,一部基本上是真实拍摄的电影,想必会让你更为好奇。
建筑爱好者
几乎人人都说诺兰是建筑爱好者,他也确实在电影里证明了这一点。除了以建筑师/造梦师作为主角,我们也能看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在片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甚至,还有大量的模型和蓝图。这也太传统了吧,在这个建筑师都靠建模推敲方案的年代?——的确,导演是个远离数字技术的人,他痴迷于实景拍摄和模型,拍这部戏,几乎等于造了几个房子。剧中有句台词“我们在做梦的时候,觉得梦是真实的”,所以他没有选择《阿凡达》式的异域情调,而是用了现代人最习惯的建成环境,用打破习惯来反衬梦的虚幻。
你们是造梦还是造房子?
立面、剖面、效果图、模型……我们在讨论方案,别打扰……
巴黎大学的场景结结实实地暴露了诺兰爱好者的身份——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他更是身体力行者。虽然影片没有直接交代老岳丈和小loli是建筑系师生,不过这满满一墙板书还是很有暗示作用的。
各位的建筑史老师也能画出这么一黑板么?
大部分人能立刻看出老头刚上完文艺复兴建筑的课,正在认真备课。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中间一块黑板是万神庙的剖面,左边是万神庙外立面和布鲁乃列斯基的圣百花大教堂穹顶,而右边是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还有万神庙的墙身剖面和平面……一堂讲解万神庙对于文艺复兴建筑穹顶影响的课,而且全部画得一丝不苟。追求细节的诺兰可一点也没马虎。
诺兰在板书前,显然很满意
不过,这地方也有个小小的BUG,虽说是在巴黎大学,板书用的却是英文,原因在于真实的拍摄地是伦敦大学的建筑学院,伦敦大学是诺兰的母校,也是他和老婆初识的地方。
当然,诺兰对建筑的喜好并不像建筑师那样局限。片子汇集了传统日式、阿拉伯集镇、美式小屋、巴黎美景、时髦酒店、超现实主义城市,还有那个很难说上什么风格的雪山医院……也许风格足够多,才能让人感觉如做梦般自由。
城堡不是电脑特效,而是实实在在“建造”出来的,当然小了那么一点
当然细心的人还是能看出来,齐藤坐的那个椅子,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流水别墅里的椅子,虽然老考夫曼并不喜欢它。
剧照实在不好找,请自行脑补或重看电影
巴黎启蒙
海报以纽约城市的弯曲为背景,这一场景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
电影有多达数十张各异的海报,但几乎张张都是用建筑空间营造的奇幻效果,其中最吊观众胃口的还是“弯曲城市”这张。不过剧中弯曲的不是纽约的摩天楼,而是巴黎规则的街区。这似乎稍显平淡。好在随后小佩姬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空间变化,确实也令人目不暇接,堪称片中一段最为连贯的视觉冲击。
电影中巴黎城市的弯曲
佩姬以巴黎街道开启一系列梦幻的空间变化
埃舍尔
向埃舍尔致敬——这是多少电影热衷的事情!《哈里·波特》这样做,《盗梦空间》也没打算免俗。不过更有趣的是,它把那个所谓不可能的楼梯弄成了可能——这场本来最应该用电脑做出来的场景,却是真真切切用道具拍的。
“无尽阶梯”剧照
为了达到埃舍尔“无尽阶梯”的效果,他们甚至做了个会动的楼梯,这样在演员走路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个精确选定的角度上拍摄,看上去楼梯仍然是重合的。
楼梯拍摄的现场
第一层梦境
这一层没啥好说的,建筑出现得很少,很平淡,故事也还简单。但一定要说明那辆跑到洛杉矶大街上的火车是真实的,这也是诺兰传统技法偏执狂的体现之一。
剧组找到一辆真火车,开进洛杉矶的大街
第二层梦境
走廊一幕可能将会载入电影史册。这同样是个超级真实的场景。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人物在走廊中飞檐走壁,是因为整个走廊的布景被搭建为一个可旋转的巨形“万象环”装置上。
没有用钢丝吊,演员也无需绝技,诺兰的办法是让走廊转
演员在拍摄前适应这个旋转的走廊
整个走廊旋转倾斜时,演员们只用顺其自然地调整平衡,而固定的摄像机则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重力的受力方向在变化。为了保证演员在旋转布景中的安全,墙壁等道具都是用柔软材料制作的。这些都是诺兰在向他最热爱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致敬。
走廊一幕拍摄现场
小帅哥把众人困在一起运走——这个桥段在拍摄中则更为充分地体现了人的智慧,而不是万能的电脑。为了让这些人保持水平,要用大量钢丝悬挂,那后期修片时如森林般的“威亚”可是一大麻烦。但诺兰用了个绝妙的主意(个人觉得对空间的利用真的非常建筑师):把原本水平的布景建成垂直的,摄像机垂直朝上拍。这样,走廊两侧的墙壁变成了实际的天花板和地板,拍摄场景的垂直关系变成了纵深关系。
你看到的“水平”其实是“垂直”
这样垂直吊下的威亚,按照拍摄场景的空间关系看,就成了从走廊的两侧延伸进来,而非从天花板上吊下来。这就大大增加了用演员来遮挡悬挂装置的机会,特效师为此松了一大口气。
第三层梦境
即将竣工的堡垒
为了追求理想的真实效果,诺兰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海拔7600米的落基山脉搭了一个真实比例的木芯板模型,外涂真石漆,主体建筑在几座山头外都能看到。
虽然建造的最终目的是把它炸掉,工程仍然一丝不苟
但模型很快毁于爆炸——从最前面一道墙开始,延伸至两侧部分起爆,直至高塔整个倾倒,残骸将整整一面山体覆盖,整个镜头一镜到底,没有重拍的机会。
潜意识
海边建筑坍塌这场戏,用的是同比例微缩模型实拍加后期效果,这种颓废的超现实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热爱。
海报的效果似乎更为震撼
也有不少人对那些整齐排列的高层建筑印象深刻——有人甚至将其比为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其实相比前面几场戏,这里出现的画面似乎更接近当下建筑师着力营造的效果图,难道我们对奇幻新鲜的追求,真的已经到了这般不现实的状态了么?
---本文刊登于《设计与研究》(DR)022期,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征得本刊及作者本人同意。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及配套规范
2014年11月27日——11月29日 北京
2014年12月23日——12月25日 昆明
了解,请看本微首页“”栏目。
===============================
⊙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11月24日上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建部相关领...
⊙ 预计阅读时间:1分钟 关于拟撤回部分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公示 为切实加强建筑装饰、幕墙企业审批后动态监管,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装饰、幕墙企业资质管理,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
⊙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六方面改革举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自然资源部副部...
⊙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11月30日,住建部正式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方案》为资质改革与建筑业发展指明方向。业内对资质改革后续的实施细则充满期待,建筑企...
⊙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