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07 热度:
宝鸡正在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那么,幸福是什么?在宝鸡市金台区五星村村民赵忠玉看来,能告别杂乱拥挤的棚户区,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做饭有天然气、冬天有暖气,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他的这一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赵忠玉是金台区棚户区改造的一个受益者。金台区是宝鸡市的老城区,分布着不少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全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繁重。
今年,区上又打响了棚户区改造两年攻坚战,总投资54.7亿元,实施十里铺片区等7大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14040户群众,棚户工作进入了“加速度”、“快车道”。
阳光操作 唱响和谐征迁曲
在金台区,和谐拆迁成为主旋律,群众对棚改工作表现出很高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今年国庆期间,金台区团结社区棚改项目正式实施,共涉及714户居民,公告发出后,短短3天,村民就全部签了征迁补偿安置合同,开创了金台“和谐征迁”的新速度、新奇迹。
为保障群众长远生计,金台区预留“三产”用地,配套建设商业用房,并按人均18——2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面积给予保障,村民可以自己经营或向外出租,也可以由村上统一经营、坐享收益。
金台区采取货币化安置和企业原址开发两种模式,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政策性贷款。做到政策、规定等全过程公开。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把棚改信访问题消灭在萌芽。
配套完善 圆了群众优居梦
近日,当笔者来到金台区宏文路西社区新市巷见到张红英时,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说:“我家的旧房子现在已经拆了,我们一家人就要住新房了!”
张红英所在的宏文路片区棚户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住着200余户居民,大多都是老年人,有的房屋在岁月的洗礼下已成为危房。而且,居民要共用公共卫生间,十分不便。而现在,这里的老房子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政府正在原地为他们建设4栋高层建筑,总建设面积8.5万平方米,除住宅用房外,还包括商业用房、幼儿园、地下车库等。
团结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该项目占地137亩,建设13栋高层,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同样包括住宅用房和商业用房、幼儿园、地下车库。
棚改,还使棚户区村民、居民的个人资产得到了增值。五星村村民赵忠玉说,他们村上许多居民分到了三套房,每家住房的市场价一下子从原来的十几增值到上百万元。“家里一下子富裕了,这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棚改,正成为金台区民生工作的最大亮点。(来源:宝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