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的方法,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的‘基因’。”在日前召开的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以海口骑楼老街的“城市修补”为例,解析城市历史环境复兴设计挑战,探讨城市发展存旧续新之道。
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放弃了自己身份就肯定不会有前途。”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城市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骑楼是海口市的第一张名片。”关于骑楼的研究,常青已经积累了25年的经验,在他眼中,骑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口的身份。
常青介绍说,建于20世纪初的海口骑楼老街共有5条,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骑楼街区。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海口城市历史身份象征的骑楼老街区逐年呈现衰败景象。如长堤路大部分临街骑楼销声匿迹,低质改建比例高,后加建筑的风格杂乱无章,城市形象品位低,存在着地段内的活力和场所感欠缺等弊端。
骑楼老街复兴的目标是打造21世纪海口骑楼老街风景线——新旧骑楼共生,今昔和而不同。为此,设计团队聚焦4个关键词——保存修缮遗产、拼贴新旧界面、活化内部空间、置入合宜业态,希望通过专业技术方法的应用实现存古续新。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骑楼是灰色的。但是,经过材料病理学取样检测和分析证实,骑楼老街历史表层并非普遍的白色灰塑,而是在饰面材料中加了矿物颜料。“因而中山路街廓修缮中,我们尝试了恢复彩色饰面历史风貌的策略。”常青说。
以骑楼“竹筒屋”的翻新改造为例,设计团队保留历史隔墙,局部横向打通,使内部空间纵横贯通,置入轻钢结构“内胆”,形成新的支撑体。加固巴洛克山墙,整饬骑楼通廊。同时,去芜存菁,拆除后建的低质非风貌建筑,修缮地段内遗存的琼北民居,适应性翻建其中的劣质部分。
“目前,海口骑楼老街区已完成3条街修缮,从街廓形态、历史场景到现实生活均得到了令世人瞩目的复兴。”常青介绍了骑楼老街区“修补”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华北路入口联合广场设计。设计团队重新梳理入口道路,将三角岛和大牌坊广场合并,将海关前广场与大牌坊广场一体化处理,以扇形斜坡和喷泉等景观塑造烘托广场氛围。
第二阶段——中山横街街口两段设计。采用新古典骑楼和现代骑楼两种风格相结合的方式,连接中山路口和长堤路口两个景观,使通往中山路天后宫的妈祖民俗仪式必经廊道景观再现。
第三阶段——水巷口以西路段设计。通过调整色泽、增加骑廊等处理方式,改变原有仿古骑楼体量和天际线突兀的缺陷,并在其旁以新古典风格骑楼、小牌坊广场和现代古典骑楼等,衬托尺度均衡、渐变和新旧共生的场景空间。
“新旧共生、和而不同。”常青说,在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空间接壤的边缘地段,设计团队尝试了存遗和翻建并举的整饬策略,从而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海口骑楼老街的独特风景线和城市历史界面的再生影像。
通过海口骑楼老街存旧续新的实践,常青认为,历史环境保护与复兴需要关注3个设计关键点:
其一,历史环境的存量和增量关系需要恰当处理,即保存、修复、翻建、加建和新建之关系。
其二,任何目的性或象征性强的建筑,都源于间接或直接的原型。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应基于原型而不是任意发挥。
其三,存旧与续新构成历史环境进化的一体两面。对于存旧,应整旧如故、最小干预;对于续新,应“古韵新风、和而不同”。(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