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质报道 >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研讨会代表发言摘录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研讨会代表发言摘录......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研讨会代表发言摘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07 热度:

  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停车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逐步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研讨会在厦门市举办,与会嘉宾发表真知灼见,共谋城市停车难解决之道。立体停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其属于仓储设施,由钢框架、回转台(采用埋入式)、输送车或升降电梯、监控操作台及辅助设备(消防、配电、防盗机构)联合构成。
增加车位供给 减少停车需求
原建设部副部长 宋春华
  停车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停车设施供给不足,挤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小区居民活动空间停车,影响了交通通行,制约了城市环境品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市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突出,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方便群众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经验看,好的交通策略比交通设施更重要。不同国家、不同城市选择适合本地的主导交通类型。如:东京以轨道交通为主导;洛杉矶以小汽车为主导,2/3土地面积用于建设交通设施;库里蒂巴(巴西)以公交为主导,线路接驳好,上下车快;波哥大以公交+自行车为主导;哥本哈根以自行车为主导,设自行车专用道、快速自行车道,自行车可搬上轨道车,52万人拥有56万辆自行车。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当实行公交优先的策略,落实公交路权优先,扩大路网覆盖面,解决好接驳问题(距离500米、步行时间8分钟以内)。
  解决停车问题既要增加供给,又要减少停车需求。
  从供给方面来说,要以配建停车场为主、社会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为补充,立体开发向空中地下要车位,盘活存量共享停车资源。
  从需求方面说,要调整规划布局,削减总出行量。一是解决职住不平衡问题,减少潮汐式交通。适当建立城市综合体,这里面可满足多种需求,自然减少出行量。二是借鉴国外一些城市的做法,让公交枢纽及换乘中心进入城区中心,减少转乘。三是提倡采用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出行,利用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量,削减小汽车驶入中心区的数量。
大力发展停车产业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 姚 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城市交通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重心集中于动态交通,对静态交通重视不够,历史欠账较多。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双重压力下,要大力发展停车产业,以此解决停车难。
  应高度重视停车场设施建设和停车场设备的研发,特别是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推动停车信息化建设,包括开展城市停车信息系统开发,积极推进停车数据平台建设,促进停车信息与互联网融合。
  城市停车场建设要作为产业来研究和发展。停车行业作为一个服务类产业经济,必将带动与之相关的停车服务业、充电加油业、关联制造业及配套商业等诸多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要科学编制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合理布局停车设施,地上地下统筹考虑,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分层规划停车设施,以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完善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用地供给、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及措施,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公共停车场,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不少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展开深度交流合作,通过国际与国内前沿理念、先进经验的共享与沟通,推动中国停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配置 需求管理 综合治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学术委员会主任 赵 杰
  解决停车难问题要把握三个原则,即市场配置、需求管理及综合治理。其中,市场配置是核心,需求管理是难点,综合治理是提升。
  市场配置。发挥市场在停车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停车资源应按照全成本核算,逐步采用市场化方式配置设施,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和秘钥。车主按照用者自付的原则,承担停车的全成本。企业按市场规则参与停车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停车服务。政府除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外,还要加强违章停车处罚。纵容乱停乱放,是对市场规则的践踏。
  需求管理。调节与引导交通需求应作为停车规划建设及管理的主导思路。一是不能将单一增加停车位来解决中心区停车难作为政策导向,而应“将停车设施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度减少和控制中心区停车位。二是通过分区、分类、分时的差别化停车政策,引导合理分布,缓解供需矛盾。三是放松价格管制,发挥价格对需求调节的作用。四是“以静制动”,通过停车政策引导机动车的合理拥有和使用。
  综合治理。交通综合改善框架下精细化改善停车问题,停车与用地和综合交通系统紧密相关,应转变单一化、简单化工作模式,将停车改善置于交通综合改善框架内,着力于交通环境整体改善,同步解决侵占消防通道、人行道等公共空间的问题,严格执行停车违章处罚,采取精细化设计,保障行人安全,兼顾自行车路权。(来源:中国建设报)
 
 
           


相关阅读


建企通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陕西中右029-82280907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东关正街世贸大厦E座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