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区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优势互补、同步推进的思路,推进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全区农村实现了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
推进“三个美丽”工程——建成149个新农村示范村
该区围绕中心城区、园区矿区、农业基地、偏远贫困地区四类板块,统筹推进“三个美丽”工程,率先完成5个卫生城镇和36个城郊村规划修编,全区建成149个新农村示范村。
同时,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每年重点推进5个镇、20个村庄、500个农户的“三美”示范建设,着力改善镇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承载能力,促进科学发展。
此外,配套推出10套“美丽农居”样板户型,引导群众建设美观实用的新农居,每平方米补助100元,带动2000多户群众申报建设。目前,初步统计,榆阳区完成新建美丽农居示范户464户,旧居改造示范户725户,兑换奖补资金1600万元。有效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城镇化率提高到73.6%。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环卫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去年,榆阳区拿出1000多万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各乡镇(办事处)设立21个环卫工作站,招聘了500多名环卫工,配置大型清运、洒水等机械60多辆。各乡镇实现了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清运模式,环卫工作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据统计,一年来,榆阳区各示范村集中整治环境卫生6次,清理垃圾380多吨;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等工作,引导农民摒弃落后习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重农村精神建设——用“软实力”打造乡村文明家园
在加强集镇、村庄、农居建设的同时,榆阳区更加注重农村的精神建设。
去年,该区整合省、市配套资金,加大区本级财政投资,仅“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一项,投入125万元;为全区15个示范村硬化、美化、亮化、绿化乡村文明街道12条,粉刷墙面9000多平方米,绘制文化宣传牌290块;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整合专项资金为示范村配齐了广播、图书、体育器材等文化活动设备310套(件),电脑45台,涉农图书3万册。
去年以来,榆阳区15家文明单位积极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共举办技术培训7场,现场指导文明创建28场(次),帮扶经费40多万元;团委、妇联、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立足自身优势,把所联系的群体力量发动起来,用“软实力”为“三个美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据统计,全年举办各类道德实践活动120场(次),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铺张浪费等各种陋习和矛盾21起。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95人,村级各类好人210人,“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187户,设立和展出“善行义举榜”15块。(来源: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