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兴平市在年初就确定了今年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目标。计划年内完成兴平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路网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等6项规划修编。重点抓好总投资35亿元的51个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道344改扩建、兴渝路、兴礼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建设高速西出口引线、中心大街北延和兴渭大道。启动建设104省道改线工程。规划建设文兴西路,推进咸兴道路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市民之家”项目。稳步实施西二村、药市村、潘村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西吴省级重点镇建设。加大资金奖补力度,深入推进11个镇办优美小镇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削减房地产库存。实施城市“点亮”工程,开展街景立面专项整治。加强环卫一体化云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清扫保洁水平。巩固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全面推进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系列工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村。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持续整治超限超载、违法用地行为。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各行各业的发展受到强烈冲击,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但在兴平市,他们却能尽力遏制经济发展整体态势不利的影响,壮大产业鼓腰包,完善设施强根基,惠及民生促发展,让群众过上幸福和谐的新生活。
作为农业大市,兴平市始终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追赶超越的有效载体,加快“一区三带十园”建设步伐,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64万亩,产量达24万吨;果园面积12.09万亩,水果产量17.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8.67万亩,产量38.26万吨。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26个,发展家庭农场85个、合作社262家,涉农企业200余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亿多元,惠及40多万农民群众。
2016年,兴平市生猪出栏90.3万头;奶牛存栏1.06万头;羊存栏3.32万只;家禽存栏143.3万只;畜产品产量肉类4.58万吨,禽蛋1.48万吨,奶类2.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83亿元。新增生猪规模养殖场21个,全市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365户,500头以上的养猪场40个,千头以上养猪场23个;新增规模养鸡场5个,奶牛养殖场2个;全年新增现代农业园区一个,全市畜牧业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个,新增无公害一体化认定1个,推广标识超过10万枚。全市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8%。
作为兴平市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板块的西城办,他们深知,只有让人们切身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实实在在地吸引群众、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兴平市西城办在北仁村投资10万元,建成了全市首家村级村民幸福养老院、群众文化艺术馆,设有象棋、书画,剪纸等娱乐内容。在这里老人玩累了,可以躺在床上休息,兴致来了还可以写写、画画。同时,针对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村上还聘请了专职人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目前,该养老院各种娱乐设施齐全,每天可接待近百人在此娱乐,十多个老人可以在此长期居住。据该养老院负责人赵师傅讲,下一步,他们计划扩建养老院规模,让更多的老人在此颐养天年。
如今的兴平,产业结构步伐明显加快,城乡环境更加优化,草更绿了,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群众致富途径更宽了,人们生产生活更加和谐稳定了。也正是由于全市上下齐心齐力,兴平市先后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绿化模范县(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诸多殊荣。
家住兴平市桑镇苟家坡46岁的周朋党说起现在的变化,开起玩笑:“我堡子街道天天有人扫,垃圾定时有人收,平整干净的都能晾搅团,这和住在城里没啥区别,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这样好的居住环境,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来源:陕西传媒网)